✨【2025 Invisalign Asia-Pacific Summit 隱適美亞太高峰會】✨
活動於 6 月 5 日至 7 日在曼谷女王詩麗吉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吸引超過 2000 位與會者,其中包括 1500 位醫師與 400 位診所夥伴。這場矯正界年度盛會,不僅展現了全球最先進的智慧個人化矯正引擎與頂尖數據實力,也再次強調——「不是所有的隱形牙套都一樣!」💡
這場隱適美盛會中,珊醫師不但受邀在青少年/兒童矯正治療策略 (Holistic approaches to orthodontic care for treating teens) 專家課程中分享自身實戰經驗,並獲頒隱適美終身成就獎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珊醫師也把握住難得的機會,與來自全球各地的知名隱適美專家交流討論,可以說是心得收穫滿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珊醫師帶回來的高峰會重點與心得花絮吧!
2025隱適美亞太高峰會重點分享 – 從材料創新到AI臨床應用的趨勢
開場的 Director David Carr 揭示三大核心策略:開發性能卓越的材料、強化亞太本地化製造支援,以及以超過三百萬亞洲病例為基礎的資料驅動臨床決策。
展現了 Align 在亞太市場的深耕策略與執行力,不僅從製造、語言、教育三方面強化醫療端的支持,更進一步連結到消費者行銷,形成完整的閉環生態。並透漏出對奧地利 3D 列印公司 Cubicure GmbH 的收購,積極部署直接列印矯治器,代表其正從傳統模具流程轉型為直接製造模式。
R&D Srini 提到 beam mechanics 的秘密:獨特的「軟外層+硬內層」分層結構,就像給牙套穿上鋼鐵衣,高應變區不變形,低應變區穩穩輸出力量。
矯正在後牙區難度提高!因越長的牙套區段,力量傳導越弱。SmartTrack 透過材料剛性與幾何設計,搞定後牙移動難題。另外研究顯示,雙材料設計臨床效果提升有限,反而增加複雜度。單一優化材料,才是王道!
Digital Officer Sreelakshmi 探討 AI 在數位牙科的創新,強調高品質資料是 AI 效能的基石。憑藉海量數據,推動 AI 模型優化與產品開發,從桌面版 ClinCheck 到雲端與行動應用,歷經技術三波浪潮。
AI 應用於診斷、提升患者參與、優化臨床成效與診所獲利,並實現個人化療程。即時診斷功能與 ClinCheck Signature Experience,可提升療程效率。CBCT 整合強化治療規劃,虛擬照護系統也持續優化,輔助治療追蹤。
Align 致力數據安全,結合 DirectFab 技術,預期 AI 將帶來更精準高效的數位矯正體驗。
杜克大學 Dr. Tony 預言:牙科將經歷「漸進而突然」的變革!如同汽車取代馬車、iPhone 顛覆手機,牙科正從「產品」走向「平台」,整合數據與體驗。
未來十年,AI 助理、智慧眼鏡將取代手機,一切朝向非物質化、虛擬化發展。數位轉型初期雖有「J曲線下滑」陣痛期,但效率提升與病患體驗改善的數據已證明其價值。
把「不會變的事」(如病患期待高效率、高品質服務)與「會變的工具」(如 AI、平台)結合,未來就會來得更快、更可掌握。
來自世界各地的隱適美專家矯正經驗分享
Dr. Sandra Tai 以 1998 年一篇經典文章為開場,提出「混合齒列期的全面治療」這個在當年幾乎被視為矛盾的觀念。
她指出,過去矯正研究所的訓練幾乎未涵蓋混合齒列的處理,頂多只學到「拔牙—保留空間」這樣的傳統模式。(serial extraction concept)
她引用 Dr. Steve Deglomi 的觀點,強調第一階段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全面處理咬合問題,而非僅修正部分問題、將大部分矯正延後至恆牙期。如今,她的臨床策略正是這樣實踐的:在混合齒列期即積極介入,改善整體咬合關係。
Dr. Sabrina 分享她如何轉型為完全使用隱形矯正器(aligner)的臨床模式,不再依賴拔牙、骨釘與過多橡皮筋。她強調以患者需求為核心,並聚焦於「咬合導引與下顎位置(bite jump: jaw position)的和諧整合。
她接著舉出兩年前曾介紹過的一個案例:由於當時忽略了牙齒早期磨損的警訊,後續透過重建蠟型(wax-up),清楚觀察到上前牙角度傾斜干擾,導致 mandible 後旋(backward rotation)與 AFH 增加,進一步產生後牙開咬與牙齦活動過度等問題。最終她以 procline(前傾)上前牙解決了此問題。
來自義大利的 Dr. Andrea Mastrorosa 和他的兄弟(?)以幽默的對話開場,分別代表「傳統」與「數位」,強調現代牙科已不再是二選一的問題,而是傳統技術如何搭配數位工具,以提高手術精度與效率。
他們介紹了 Lumina 掃描器如何徹底改變他們的臨床流程,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疊,更是一場結構性與思維方式的革新。
此次會議很可惜沒有和這對義大利講師好好交流,只有匆匆忙忙拍張照,才聊了一下就感覺他們非常幽默風趣,另外在晚會上跳舞很熱情 哈哈 希望下次有緣再見~
珊醫師獲邀隱適美高峰會演講,分享兒童/青少年矯正治療策略與實戰經驗
我非常榮幸受邀與 Dr. Kaku、Dr. Sandra Tai、Dr. Warasiri 及 Dr. Arun 同台演講,分享關於兒童與青少年兩階段隱形矯正治療的深度實戰經驗。
我從 Phase I 的空間管理與早期挑戰談起,延伸到 Phase II 的拔牙判斷與臉型設計,結合數位模擬與 CBCT 的臨床應用,實際案例交叉比對,探索兒童矯正的新思維。
這場演講從命題、修改、彩排一路走來,深刻感受到大會對內容品質的高標準與專業要求。🎤📊




珊醫師獲頒隱適美終身成就獎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此次上台領取 Lifetime Achievement 隱適美終身成就獎項,特別感謝 Invisalign 台灣團隊,以及我親愛的珊醫師矯正團隊——沒有你們的協助、建議與鼓勵,我一個人無法走得那麼遠。
還有謝謝我的每一位病人,是你們讓我不敢偷懶、也不斷提醒自己要持續學習與精進。我不是特別聰明的醫師,但我很幸運——因為有你們的信任,我才得以在一次次臨床挑戰中探索自己的極限。


隱適美隱適美高峰會花絮與主題晚宴驚喜









這次另一個驚喜是 Speaker Dinner 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主題晚宴💃!每道菜都融合了矯正世界的創意元素,現場有愛麗絲、小丑與兔子先生🐇的表演穿梭其中,趣味又充滿巧思。

當天因為演講任務順利完成,我整個玩得太開心了,只差沒和他們一起上台表演😆



三天活動內容豐富密集,從精細臨床討論到診所經營策略面面俱到,讓人只恨不能分身參加每一場!壓軸的 Closing 邀請三位 15 年以上的 Faculty 上台接受獻花,其中邱易光醫師對太太的謝詞更是令人動容。

最後 Gala dinner 的舞台宛如未來宇宙,很有科技感,又搭配當地米其林餐廳直接拉到現場煮給我們吃,真是太貼心了🥰 熱舞過後,女伶帶著白衣的兒童合唱團唱著感人的旋律,在滿天彩帶中,我們彼此擁抱,為此次盛宴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感謝這一切,讓我在專業路上再次充電,也再次提醒我——「被信任,是一份值得全力以赴的榮耀。」

後記分享:女性職涯、家庭與自我實現心法
<後記 : Women leadership session+ Speakers Dinner 的對談>
一開始我真的沒有想到,隱適美這麼大的一間公司,它的 AI 部門竟然是由一位女性領導。
後來在一場特別的女性領導力分享會上,她談到了作為女性,在科技產業中所面對的挑戰,以及她如何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提到每天開車上班的 45 分鐘,是她最寶貴的「me time」。那段時間她不用開會、不用接電話,只屬於她自己,讓她可以安靜地放鬆身心——我覺得這個畫面非常可愛也很真實。
她還分享說,就在這場大會前幾天,剛好碰上她兒子的畢業典禮。當時她心中只有一個願望:希望兩件重要的事不要衝突,好讓她能如願完成媽媽的角色。現場的女性聽眾都笑了,因為我們都能理解——我們也都在努力平衡家庭與事業,追求心中的理想狀態。
另一個讓我感到特別開心的瞬間,是在 Speakers Dinner Night,我剛好坐在她旁邊。我和她分享了自己曾經創業,並前往美國募資的經歷。
她跟我說,在矽谷創業就像是一枚榮譽徽章,他們從不把創業失敗當成「失敗」,而是一段寶貴的經驗。因為只有真正「捲起袖子跳下去做」,你才會明白執行的真相。在那樣的環境裡,充滿鼓勵與支持創業的氛圍。
她最後對我說了一句讓我一直記在心裡的話:「問問你自己,如果你是一個男性,你會怎麼選擇?」這句話讓我意識到——有時候我們被性別的框架限制了想像,但人生真正的答案,應該來自內心最真實的渴望與追求。
Dr. Tapasia Kapoor 引用一位印度靈性導師的說法:「沒有所謂的工作與生活平衡,這一切都是『生活』。平衡必須從內心尋找。」
她認為,工作需要投入,生活也需要經營。這種平衡是動態的,會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而變化。對她而言,平衡的意義在於「一天結束時能感受到成就感和樂趣」,享受所做之事。
她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習慣:每日練習瑜伽,哪怕只是 15 分鐘的拜日式或呼吸練習,都能幫助她平靜心緒,開啟全新的一天。她認為為自己留點時間,無論多忙,都是非常重要的。
Dr. Enrica:如果工作本身就帶來快樂,那就不會覺得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生活。然而,當日程繁忙時,她會更有意識地規劃生活的不同面向。例如,她會特意與丈夫一起在週一休假,進行散步、騎行或遠足等活動,這不僅有助於維持健康,也能維繫夫妻關係。她努力不把工作帶回家,並避免在家中與丈夫談論工作,以劃分工作與私人生活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