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矯正專科醫師分析三大孩童矯正器,讓爸媽一次看清楚
兒童隱適美、MRC和傳統牙套是常見的幾種兒童牙齒矯正器,蘋果日報針對兒童牙齒矯正做了一篇報導,台中隱適美專家-楊念珊醫師透過兒童戽斗矯正、乳牙矯正的案例展示兒童隱形牙套矯正效果,並分享兒童隱適美、MRC和傳統牙套的差異。
兒童隱適美、MRC和傳統牙套是常見的幾種兒童牙齒矯正器,蘋果日報針對兒童牙齒矯正做了一篇報導,台中隱適美專家-楊念珊醫師透過兒童戽斗矯正、乳牙矯正的案例展示兒童隱形牙套矯正效果,並分享兒童隱適美、MRC和傳統牙套的差異。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正值開始重視自己的外表、在意同儕眼光的時期。 相較於會對外觀造成影響的傳統「大鋼牙」矯正,隱適美牙套提供這個時期的孩子和家長一個更美觀、更彈性的選擇。 但相信很多家長對於小朋友能不能好好配戴隱形牙套充滿了各種疑問🙋♀️ 像是: 1. 孩子會自己戴牙套嗎? 2. 戴牙套還會不會蛀牙呢? 3. 隱適美和傳統矯正,除了外觀之外有什麼差別? 珊醫師特地整理了幾個家長對於青少年/兒童隱形牙套矯正最在意的問題,請到小毅的媽咪在影片中跟大家分享孩子配戴隱適美隱形牙套矯正的心得,帶你一窺兒童牙齒矯正病人媽咪的內心世界🌟 感謝小毅媽咪的無私的分享🥰 希望給迷惘擔心的家長一盞明燈💖 (小編補充:小毅姊姊曾有配戴傳統矯正器的經驗,訪談中媽咪也會分享姊姊和小毅在生活中有哪些不同哦~究竟陪孩子矯正是怎麼樣的心路歷程?隱適美竟然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趕快點下方影片看看吧😊) 你對隱適美牙套也有類似的問題嗎?我們擷取媽咪從家長角度分享小毅配戴隱適美牙套的心得,完整分享請看完影片唷: 1.吃午餐的時候會把隱適美牙套拿下來嗎? 小毅:「會啊。」 (青少年回答超簡潔😎) 2.拿下隱適美牙套後,跟平常吃飯的感覺一樣嗎? 小毅:「跟平常吃飯一樣。」 (完全不廢話😎) 小毅媽咪補充:「吃飯還蠻正常的,飯前他會把牙套拿下來,飯後刷牙後再戴上,都不用特別提醒他就會自動去做。」 3.媽媽有沒有觀察到吃飯的時候有時麼不一樣嗎? 小毅媽咪:「要吃東西前都會先把牙套拿下來,吃完東西後再刷牙,刷完牙才會把牙套戴回去,所以有更加注意口腔的清潔,比以前更乾淨了。自己會去刷牙,如果不刷會覺得戴上去會有味道。」 4.忘記戴牙套或是牙套遺失會如何處理? 小毅:「再戴下一副,加強咬Chewies,大約兩天就合了。」 珊醫師:「小孩子牙齒移動比成人好很多,一般成人發生這種狀況,可能需要多咬四五天以上才會合。」 5.姐姐做傳統矯正和弟弟做隱適美的比較及差異? 小毅媽咪:「姊姊剛戴傳統時候就已經不是很舒服了,適應時間很長,常常會說刺到、裝置不舒服,吃東西有時候也會勾到鐵線,很多臨時狀況。弟弟做隱適美只有固定時間回診,沒什麼意外狀況,也提高自己的刷牙動機。」 (小編補充:珊醫師在隱適美隱形牙套v.s.傳統戴蒙矯正器這篇文章中有提到,無論就治療效果、美觀性、疼痛感、適應期長度及回診頻率,隱適美牙套都大勝傳統矯正
在Dr.珊眼中視為牙齒矯正藝術級別的青少年/兒童牙齒矯正,需視小朋友成長的階段,配合兒童牙齒矯正黃金期,再加上珊醫師苦練多年的內功「臉型變化預測大法」(小編亂取~~),才能設計出好的牙齒矯正治療計劃。 這次珊醫師接受親子天下的訪問,從齒顎矯正專科醫師觀點分享關於青少年與兒童牙齒矯正的注意事項,並以二位經過珊醫師治療的小朋友做為案例,說明隱適美隱形矯正如何幫助兒童/青少年調整齒列不正、戽斗、與暴牙。 之前珊醫師有整理一篇兒童矯正的文章:「兒童牙齒矯正黃金期是何時?牙齒矯正的藝術」就針對兒童牙齒矯正黃金期與各階段的治療目標,建議家長們可以先看看,對小朋友牙齒矯正黃金期有初步的了解;若是您的小朋友正好處於牙齒矯正黃金期,又有齒列不正疑慮,建議安排時間來找珊醫師診斷,先幫大家畫重點!青少年或兒童牙齒矯正的時機「對」比「早」重要喔。 下面是珊醫師接受親子天下訪問的內容~ 很多家長著急怕錯過牙齒矯正治療的時機,但齒顎矯正專科楊念珊醫師卻有不同的見解,她提醒家長時間「對」比「早」還重要,除非很嚴重的問題必須馬上動手處置,否則不必急於一時,過去很多齒顎矯正強調及早介入,殊不知其實真正的精髓是「早期篩檢」的觀念,初次篩檢時機要早、但治療時機要對,7 到 8 歲是台灣小孩進入混合齒列早期的時間,也是讓齒顎矯正專科牙醫進行第一次篩檢的最佳時機。 楊醫師強調,7、8歲進行「齒顎」篩檢後,必須及早治療以顎骨發育的相關問題為主,例如小下巴、戽斗,理由是引導顎骨發育生長高峰期為8到12歲(男生大約14歲),這段期間矯正顎骨的效果最好,錯過了也不是不能矯正,只是難度變高、效果變差;而「齒顎」矯正的「齒」,在矯正過程中是因為牙齒一側骨沉積、一側骨吸收而達到飄移的效果,所以不管幾歲都有這種生理現象而且效果不會差太多。 戽斗、小下巴 最好在顎骨發育高峰前期介入接受矯治 但若家長發現小孩下巴過長或是下巴過短,就要小心警覺是不是有上下顎生長不良的問題,楊醫師指出,咬合時上門牙應該蓋住下門牙1到2公釐才是正確位置,但臨床卻發現很多家長以為上下門牙應該切齊互頂,但不管是上門牙在後、下巴太長的錯咬戽斗,或是上門牙蓋住下門牙太多、下巴太短的深咬小下巴,都應該即早讓專科醫師檢查評估,家長若是無法判斷、很難確定,那也不用自己太糾結,趕快預約齒顎專科醫師就對了,因為治療會因情況不同費時不一,